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琴棋书画 > > 正文

黄河故道走来的书法家

时间:2016-12-29 14:49:57   来源:   
更多
 黄河故道走来的书法家
 
                     文 / 黄喜民

        金秋的早晨,朝霞给北京军事博物馆涂上了一层金辉,使这座本来就庄严雄伟的建筑又平添了几分雄姿。在高大的台阶上,一位身着人民武装干部服装的年轻人精神抖擞面带笑容地站在那里,前来迎接即将到来的参加“书展”的书法界、军界的著名人士和高级将领。他叫谢培哲,在山东省单县任武装部副部长。此时,他的心境极不平静,既有成功时的兴奋、喜悦和自豪,也有昔日奋斗时的苦闷、艰辛和悲痛。记得有人说过走前一段路程的人时常想的是在他身后丢下了什么,走后一段路程的人时常想的却是在他前面等待的是什么。在人生的旅途中,他已奔走了三十多个年头,既非走完前段,亦非开始涉足后段。处在人生特殊年代的他,既要不时地回首往事,又要不时的展望未来。这也许是这个农家子弟成功的奥秘。
 
母亲的乳汁养育了他的身躯,民族的古老文化,给他注入了艺术的灵魂。

        单县是他的故乡,位于黄河故道。他自豪地称它是鲁西南大平原。尽管地图上看不到这个大平原,但单县在历史上还真有点名气,历朝历代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屡有到此涉足者。春秋时荀子曾在此做过官,为了纪念和报答他的恩师,竟然自作主张把原来的单洋县改名为他老师的名字——“单父”县。大唐时期,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也曾到此一游。汉朝刘邦的妻子吕后祖籍也是单县。清代有个叫雷鲤的书法家,不仅到过这里,而且还留有珍贵的墨迹。城内还有同时代建筑的百狮坊和为秦坊。城郊有很多墓地,墓碑上有许许多多珍贵的名人字迹。距县城西北方十八里处有个古老的乡村谢庄,三十多年前谢培哲降生在一家农户里。这里虽然偏僻、贫穷,读书的人还是有的。人穷但并不愚昧,在乡民们的心目中读书人是“圣贤”,是了不起的人物,假入能写一手好字,就更受乡民们的青睐了。谢培哲的父亲谢老先生生前上过几天外国人办的学校,认得几个大字,他对书法很是看重,认为:字端人品正。也许是受谢老先生思想的影响,谢培哲小小的年纪就爱上了书法。四五岁便开始练写字。因家境贫寒,笔墨纸砚自然是买不起的。为了练字,雨后他常跑到场院的打麦场上,折一段树枝作笔,大地作纸,蹲在地上,一写就是大半天,直到满场都划满了才肯罢休。
        五岁半那年,谢老先生把儿子送到了学堂。为了满足儿子的要求,为儿子买了一支毛笔、一个墨盒,还自制了一块小黑板。儿子见到笔、墨和小黑板高兴的一连跳了几次。父亲见儿子如此高兴。心里也乐滋滋的。他轻轻拍着儿子的头,语重心长地告诉儿子,完成作业后要坚持天天练字,每天只写十个,不能多,也不能少。小培哲听了朝父亲点点头,天天练习不辍。日子久了,本子和纸供不应求。无奈何他只得用笔蘸清水在小黑板上练习。为选字帖,他常常独自一人跑到村外的墓地,面对石碑,虔诚地将稚嫩的小手指顺着遒劲的笔锋画个不停。曾有几次困睡在墓前的小石桌上,害得谢老先生打了不少急慌。日子长了,家里人凡到他应回来的时候没回时,总会自然而然去墓地的碑林中去寻找。后来他曾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为了练字,不知给人留下了多少话柄。村里人新盖的房子墙壁很平很白,结果他用黑炭给画的乱七八糟,若是遇到客气的人家,抓住他的小手去找谢老先生评理;若是遇上脾气不好的人家,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有一次,他把一家新房的大门当作了练字板,主人见了不仅大发雷霆,而且非让他赔一扇门板不可。
       十二岁的时候,他赶上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一些打着破“四旧”幌子的人把谢培哲常去习字的墓碑砸了。当他看到劫后的破碎碑块和那些毁掉的字体,心中难过极了。望着墓碑碎片,他哭了,哭的很是伤心。后来他长大了,见别人用两块写着魏体和楷书的石碑修了桥,他硬是想办法把它赎了回来。后来他曾自豪的说:“我赎回的不仅仅是两块普普通通的墓碑,而是赎回的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遗产。”
 
 每个书法家成才都有自己的路,而他的路是用天赋和勤奋铺成的,不过勤奋的成分大于天赋。
 
       世上大学问家的成才,无一不凝结着老师的心血。他作为一个年轻的书法家,字帖却是他最好的老师。而勤奋和钻研则是他的成功之道。
       他在中学时,仍坚持日练百字。1972年他参加了解放军,在南京军区工程兵当战士。然而,军人的生活是很不稳定的,自古就有“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之说。行军、训练、施工不仅笔墨纸砚没法带,而且也没有练字的桌子。但这些困难并没有难住这位年轻的山东汉子,在施工现场,他以石块为笔,以大地作纸;在冬训野营路上,他以手指为笔,白雪为纸,日练不辍。平时,他为了练字,几乎没有休过一个星期天,几乎没有睡过午觉,几乎没有看过一场完整的电影。南京自古有“火炉”之城的称号,为了抵御炎热天气的侵扰,练字时把双脚浸泡在水中。为了练臂力,习字时他在胳膊上系一块砖,一练就是几十分钟。有时上街办事,繁多的商品他无心光顾,喧闹的街市他也无心浏览,但商店、机关、工厂、学校门前的匾额他却特别留心,常常被一些书法大师的墨迹吸引得驻足不前。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岁月的流逝,慢慢地他在求知的路上,摸索出一套自己的路来。
       临帖。
       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有许许多多传世之作。就书法家的字体来说,流传下来而被世人公认的有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大家,而每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风格。王羲之正书学的是钟繇,草书学的是张芝。他精研体势,博采众长,推陈出新,改变了汉魏以来的质朴书风,形成了妍美流便的新体。他精熟各体,其正、行书雄健多变,为历代学书者所崇尚。他留给后人的行书有《圣教序》,草书有《十七帖》、《初月》等帖。欧阳询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为初唐四大书法家。欧阳询继承了王羲之、王献之的书风,形成了劲险刻厉,平中险绝的特色。流传下来的有正书碑刻《九成宫醴泉铭》、《甫皇诞碑》,行书墨迹有《张翰》、《卜商》等。颜真卿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使古书法为之一变,人称颜体,留有碑刻《多宝塔碑》等。柳公权学书之初以王羲之为主,遍阅历代书法家之帖,但他得力于欧阳询、颜真卿,其体骨力遒健,结构劲紧,自成一家,人称“颜柳”。他留给后人的书碑很多,其中《玄秘塔碑》、《金刚经》尤为著名。元代的赵孟頫以王羲之、王献之及李邕为宗,其字体圆转遒丽,人称“赵体”。传下来的书迹主要有《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和《四体千字文》等。谢培哲认为初学书法名家技巧不可能一下子都掌握。他在选帖中只注意选那些与自己性格相近,自己喜欢的作者作品。其中他最为喜欢的作品是唐人书法家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此帖虽然森严,学起来难度很大,但可以磨练意志,培养起持之以恒的毅力。此外,他还选了赵孟頫的《四体千字文》为帖。这些帖都是他从每月微薄的津贴费中攒起来买来的。为了买帖,他几次都把吸烟的习惯改了。
        读帖。
        所谓读帖,即为研究。研究帖的字体结构、肩架、布局,一点一滴地认真揣摩古人是如何下笔、运笔、收笔的,力求从中悟出道理来。其间强调一个“悟性”。
        背帖。
        背,即是把别人的特长、诀窍记在心中,深深地印在脑子里,融化在自己的血液之中;变成自己的东西。但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别人的基础之上有所创造——推陈出新。
       临帖。
       以帖为师,自教自学。每页临摹一周,每日早、晚练一遍。写字时要精力集中,姿态端正,五指齐,全身力到。初练时,他就用悬肘,这一步与他后来的字体洒脱不无关系。一周下来,他将自己所写的字一页页装成册。二三周以后再回头看看自己原来写的,若能发现原作败笔之处,说明自己在进步,否则就没有长进,或进步不大。
        他说,临摹不是目的,也不是为了“形”像,而是为了“神”像。只有神像才能继承,才能创新。他在求教于魏传统时,老前辈告诫他:历史上大书法家不少,一代代为什么能传下来?关键在与创新。你要创新,要写出自己的东西。柳、欧、颜、赵四大家虽是书法之典范,但学习他们,继承他们不是把他们的字体描下来写上自己的名字挂在墙上让人欣赏。总之,一个书法家要有自己的东西。对于老前辈的告诫,至今他仍记得很清楚。
        作为一个书法家,他说。光有天赋、勤奋是不够的,还要具备多种素质,因为艺术都是相通的。他说,我练习其他艺术,目的是为书法服务的。 他会拉板胡、二胡、手风琴,会吹唢呐,并爱好摄影和根雕等。他制作的摄影幻灯曾获得济南军区二等奖,创作的根雕获得过南京军区三等奖。几年来,他的摄影作品先后发表了三十来篇。他创作时喜欢听音乐,尤其喜欢那些大起大落、曲调优雅流畅的民乐。他觉得这是他创作佳作的良好环境。因为,音乐可以使他的胸怀开阔,犹如临大海之感。可以使他面对世界,面对大自然,写出大自然的美,写出大自然的爱,驱逐自己心中的郁闷和别人心中的忧愁、烦恼。用笔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为人类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他重视读书,尤其喜欢读中国古典名著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书。他认为当代书法家不能不了解历史,只有了解历史的书法家才能了解艺术的价值和创作艺术作品的重要性。他说:读书可以帮助自己了解各个朝代书法大师的成长道路,可以加深理解其作品的精湛艺术,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指导自己的创作实践。
       几十年来,谢培哲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他成才的路上,不知道究竟挥洒了多少汗水,不知道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在人类文明史中,文品与人品并非一定相等,但在他的心目中却永远是个恒等式。
 
        在生活中,一个人的才能和一个人的德行并不是天然一致的,有才能的人不见得品行一定好。反之,品行好的人也不见得就有才能。谢培哲成名之后不骄不躁,仍保持着他农家子弟朴实诚恳、善良、勤奋的美德。
        别人告诉我他是个热心肠的人。他对我说:“别人有难托我办的事,办不成就睡不着觉。”
        1986年10月,他的爱人因病住县中心医院,同病室有位病人家里日子紧,住院时的钱都是东拼西借来的。为了少花几个钱,少欠几个债,宁肯躺在病床上啃干粮,也不肯多花几角钱去买碗稀汤喝。乡亲们送她的慰问品有的一时吃不完发了霉,她都不舍得扔。家里一位弟弟本已经领了结婚证,女的嫌他家太穷,硬是闹着离了婚。谢培哲对此很同情,他见这位女病人的弟弟身体健康,又为人正直,便主动动员他当了武警战士。乡亲们得知此消息无不感动。
        当今托人办事送点礼品已是司空见惯,但谢培哲为人办事从不收受别人的礼品。他中学时的一位老师的儿子在他的关心下当了兵,孩子走后老师过意不去,买了一条高级香烟、两包麦乳精,杀了一只牛,趁年关悄悄给他送到了家。谢培哲见后笑了笑说:“这些东西我不能收,孩子当兵是尽义务,是公民的权利。我之所以让他去部队,一是让他尽义务,再是他条件符合当兵的标准。要感谢就感谢党吧!这个账只能记在党的身上啊!”老师见他态度坚定,提起东西便走。以后他逢人就说:“谢培哲这学生好样的,培养出这样的学生我感到光彩。今后我要多培养这样的人才!”
        他成名以后,一年到头登门求字的、拜师学书法的络绎不绝。无论是对前者,还是后者他都热情接待。但从不收分文。为了少费口舌,他挥笔写下了“写字送人概不收钱”几个大字张贴在门口。一次,他在集市上采购蔬菜 ,偶然碰到一位上了年岁的乡民手里拿着一张花了80元买来的字。他走近一看,发现那张条幅上盖着自己的印章。他问清原委,方知他赠给字的那人因家里困难急需一笔款子,便把谢培哲送的一幅字卖掉了。他当即拿出80元,把字赎回又还给了原来的主人,主人见到字后又羞愧又难受。
        1989年,他到临沂市治病,信手为医生写了一副“养浩然正气,极风云壮观”的条幅。当地的领导和书法爱好者看后纷纷找来要他的墨迹。为满足他们的需要,他拖着病弱的身体,花了几天的时间,写了200余幅。结果累得他不但病没治好,反而比原来更重了。
        当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之前,他为了向祖国、向人民献出一片爱心,他从自己20余年来创作的8000多幅作品中精选了5幅,献给了亚运会,当即引起了不少新闻单位的注意,《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先后发表文章,作了专题报道。为了奖励他的爱国行为,1989年八一建军节那天,他与孙毅老将军以及著名书法家李铎同志一起被请到中央电视台演播中心,当场挥毫,为广大电视观众表演了古老的书法艺术。从此,谢培哲的名字逐渐被广大群众所熟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第一个金秋,他在首都北京军事博物馆举行了个人书法展览。开幕那天,应邀出席的老将军达十余人,报社、电台记者数十人,书法界老师、朋友及家乡政府官员等近千人。著名的老将军、新中国第一任书法家协会主席郭化若特地坐着轮椅亲自到会。中间休息两次,坚持看完每件展品。每件作品都给老将军留下了较好的印象。并多次询问他的创作经过,搞书展花了多少时间。当谢培哲告诉老将军这些参展的131幅作品是花了三个月时间,用了1400张纸,从创作的两千余幅作品中精选出来的时候,老将军很吃惊地说“不容易啊!一定吃了不少苦,熬了不少夜吧!”是啊,为了搞这次书展,谢培哲付出的辛劳是无法计算的。他要一边工作,一边又要料理家务,之后才能静下心来创作。那阵子,晚上丢下饭碗就抓起笔,一写就是几个小时,困了桌上趴一会养养神,累了沙发上倒一会,休息一会儿又接着写。善良的妻子也时常陪伴在侧,又倒水沏茶,又冲牛奶。日子长了,谢培哲的体重急剧下降,妻子劝他早点休息,但创作欲极盛的谢培哲像刚刚启动的列车,一下子难以刹住。一次、两次,妻子由耐心相劝。慢慢地变得高声干预了。结婚多年一直相敬如宾的夫妇俩吵架了。尽管如此,仍未能使谢培哲放下手中的笔。他病倒了,心中也确实产生了不少苦闷,别人能理解吗?
        郭老将军理解他。当他看了谢培哲书展后,高兴得说:“我大饱眼福了!”谢培哲听了,眼圈一下子红了,他紧紧地握住老前辈的手,好久说不出话来。
        郭老将军参观完书展,想考考这位年轻人,笑吟吟地问谢培哲:“你的书展写了那么多体,你认为哪种书帖最难写啊?”
        谢培哲未加思索开口回道:“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
       “难写啊!”
       “主要是他的笔法森严,一下子难以掌握。”
        郭老将军听了笑道:“你说的很对。”
       谢培哲的书法展览结束时有人问参观书展的中国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权希军:“谢培哲的书法水平到底怎么样?”
   秘书长坦然地说:“我来了就代表他的水平,他的书法是师承古风,自成一体。”
       谢培哲是一位刻苦自学,勇于探索的年轻书法家。二十多年来他潜心钻研,临池不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正如著名书法家李铎同志在书展开幕式上说的那样,谢培哲“下笔沉着稳健,落墨凝重仓润,结体疏朗飞动,策势遒劲有力,章法变化多姿。正如作品中的“观海”、“翰墨”,由于他善于汲取诸家之长,融会贯通,因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跌宕峻逸、豪放洒脱的书风,在多次的书展中受到国内外许多人士的好评。”
         一家广播电台也曾报道过他的成长之路,称赞他“为生活添彩,为文明增色”。说他的书法艺术仿古学今,博采众家之长。先唐后晋,先行后草,作品如蛟龙出海,巨龙翻腾。
        谢培哲的书展获得了圆满成功。先后收到单位和书法界名人、友人的贺信、贺电二百多封。之后,找他索字的人络绎不绝。有远道来的,也有附近县市的,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去年,东南亚一位政府总理访华时偶然看到了谢培哲的作品《无极》,深深地吸引了他,主动向谢培哲提出赐字。谢培哲将作品转交这位总理后,这位贵宾特意请人转达了对作者的感谢和问候。
        谢培哲——这个前几年还鲜为人知的年轻人,我想他正在逐渐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去认识。当我的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我问他:“今后的你有何打算?”他沉思片刻,满怀信心地说:“进一步提高技艺,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争取几年内打出中国,走向世界,为祖国的古老书法艺术贡献自己的力量。”
                                                                                                                                         1990年于北京

注:黄河故道走来的书法家,节选于《璀璨的星系》,该书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于1993年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