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启动工业设备靠人,而未来,驱动智能制造靠网。在苏州,一大批数字运营平台相继投运,织起一张工业互联网,让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大数据这些时髦的数字技术与传统工业叠加融合,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让制造业变了“模样”。
在昆山巨青电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每天有3000片以上的电路板完成打孔加工,生产设备24小时不停歇。在这每一台设备下面,都藏着一条数据线,连接智能管理中端,把设备所有的能耗和生产相关的数据全部收集起来。
一套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为企业主邱仁丰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每台设备的状态都以数据的形式清晰呈现,哪套设备该检修,哪个环节能耗高,哪种产品最费工,看一眼,全有数。
昆山巨青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邱仁丰介绍,过去没有这套系统,电费最高的时候一个月要39万8,公司也不知道电费浪费到哪里去了。通过这套系统监控,企业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就不断地做改善。
动动手指切换能耗模式,点点鼠标就能收集数据,这样的能源管理模式,在邱仁丰所在的昆山德国工业园已经是“标配”。正是因为具备这样远程检查工厂设备的能力,也让园区里的企业在疫情期间最早一批复工。尝到甜头的企业,正在盘算着技术再升级,让人、机、物全面互联互通。
昆山市张浦镇经济促进局局长吴钢介绍,这次疫情大考,倒逼了政府和企业共同去探索利用工业互联网这样的平台,用最少的人干更多的活儿,让生产线迅速热起来。
在昆山德国工业园的监控大屏上,整个园区数百家企业的运行情况实时显示。而这些数据,也在同步在另一张更庞大的智慧网上。
苏州琅润达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的智慧工厂管理平台把所有客户企业的能源、设备使用状态都实时显示。依托这样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可以为企业提供更精细的智能化改造方案。
苏州琅润达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永飞介绍,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帮企业采集各种类型的工业数据,实现工业设备相关数据在线互联,这样就帮助企业进行智能化的升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把企业的大数据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价值。
走向智能制造,信息化是关键。一根信息丝线,把人工智能、软件硬件、工业大数据像“珍珠”一样串在一起,协同发挥作用。您能想象吗,在工业互联网串起的智慧工厂里,工人不用到现场就能实现远程办公、对工业设备远程监操控,这样的未来,已经触手可及。
陈永飞介绍,苏州工业制造业发达,企业比较多,他们希望趁着国家大力发展“新基建”的东风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为更多企业提供大数据和物联网的服务,助力整个苏州工业的转型升级。(看苏州时政专稿/刘洋胡家鹤)